【記者黃潔台南報導】臺南市柳營區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是台灣栽培有機農作物指標性場域之一,其中不乏有高經濟價值的頂尖農業;近年生物科技崛起,成大材料科學系教授蘇彥勳研究團隊成員與前南市府參事顏振標博士昨日應柳營區長顏文穗邀請,至太康有機專區參觀前臺南縣議員鄭鴻權種植的何首烏,瞭解專區作物種植概況及台灣有機農業產銷問題。
顏文穗說,當區長後常到醫院探病,深感鄉親為拼經濟忽略健康重要性,尤其是未能好好選擇食物的品質,造成不可逆的健康問題;太康有機專區是台灣重要有機農業場域,此次特邀重視食農教育的前市府參事顏振標博士、成大蘇彥勳教授研發團隊及生物科技專家張家維博士至專區參訪,拜訪素有台灣有機農業泰斗之稱的前議員鄭鴻權,並對台灣有機農業產銷問題作深入探究,以利未來在輔導管理上能夠有所幫助與突破。
顏振標表示,臺南位處嘉南平原中心點,有烏山頭水庫乾淨水源及完善生態,以及臺南農改場、亞洲蔬菜中心等農研單位,使得臺南農業冠全國,連性喜高溫高濕,主要產於中國大陸的河南、湖北、貴州、四川及日本等地的何首烏都能培育出;堪稱台灣有機農業活字典的鄭鴻權,相當重視作物種植環境,以其專業及細心,成功在太康有機專區培育出何首烏,甚至得到全國第一張的有機認證證書。
鄭鴻權指出,在古代有「四仙藥」之稱的何首烏,通常生長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富含豐富人蔘皂甘量,可媲美韓國的人蔘,全台種植面積約十公頃,目前他在太康有機專區種植約三公頃,現代社會注重養生,期待蘇彥勳研究團隊能以另類思維切入,做出不同的何首烏加工品增進附加價值,也歡迎想在有機農業領域發展的朋友到專區來相互切磋。

蘇彥勳近來研究題材從高科技的半導體跨到科技農業,其所研發的發光植物榮獲國家國科會的未來科技獎、美國MUSE的最高榮譽白金獎、金獎及義大利的A 設計獎。蘇彥勳指出,生物科技不是實驗室的口號,而是要實際操作的工具,可協助農作物生長更穩定更健壯,賣相更好、銷售通路更廣,創造另一波的台灣新農業的契機,增加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