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金郎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三十一)日下午偕同大埤鄉公所,與臺灣大學共同簽署「大埤酸菜專業區剩餘資材資源再利用」合作備忘錄(MOU),希冀透過三方合作進行剩餘資材資源化技術研究與提供指導,建立農業剩餘資材資源化循環經濟模式,推動農業循環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
計畫處長李明岳指出,大埤鄉酸菜產量高居全國之冠,生產全國近8成的酸菜,素有「酸菜王國」、「酸菜的故鄉」之稱,但傳統酸菜加工製作過程會產生大量含高鹽份的鹵水與酸菜分級加工後剩餘菜渣,如未加以妥適處理有流入溝渠、溪流或農田之虞,使鹽分滲入泥土,造成土壤鹽化問題,因此,製造過程產生的剩餘資材如何再生利用一直是重要課題。
李明岳表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何勝惟博士研究發現,酸菜醃製後之鹵水雖具有高鹽度,也有高有機質含量及豐富的營養鹽和金屬離子等,可將其資源化為水產養殖環境之鹽度調節劑和液肥,應用於水生物培養有明顯促進水生物繁殖之功效,若能進一步利用其研究將可有效解決及去化酸菜加工產生的剩餘資材,協助產業永續發展並達環境永續利用。
張麗善縣長表示,大埤酸菜專業區成立除推動酸菜產業發展外,也可讓農民集中醃漬,集中管理醃漬剩餘資材,縣府長期以來也積極思考如何以循環經濟思維,將酸菜產業剩餘資材朝循環再利用來發展,除可降低農民隨意棄置等情況外,亦可創造剩餘資材新價值並協助產業永續發展,期待透過MOU的簽署解決農民酸菜醃漬鹵水及剩餘菜渣的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