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台新傳媒(台灣新新聞報)

蚵仔故事上桌 中山印象海味揭產業背後秘辛

蚵仔故事上桌 中山印象海味揭產業背後秘辛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保育研究所舉辦的「印象海味微學程」近日以兩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帶領學生透過美味探索臺灣海鮮產業。活動以蚵仔為主題,從越南蚵仔、韓國牡蠣到臺灣蚵仔一字排開,結合五感體驗與專家分享,讓學生從味覺到產業視角全面認識海鮮的美麗與挑戰,精彩過程令人意猶未盡。

活動以「臺灣牡蠣的美麗與哀愁」為題,由《上下游》總編楊語芸分享其深入產業採訪的經歷。她揭露中國走私牡蠣如何進入臺灣市場,並解析不同養殖模式的優劣與環境影響。她指出,臺灣的插篊式與垂吊式養殖方式生長速度較慢,但品質更為細膩;而越南蚵仔採用浮筏式養殖,則以高效率產量為主。楊語芸還帶領學生深入探討臺灣養蚵業的挑戰,從生態保護到勞力不足,每一環節都牽動著產業的未來,也激發學生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另一場由三魚直賣所創辦人陳右穎主講,他以枋寮養殖產業為例,分享如何將傳統養殖技術與國際經驗結合,推動永續漁業。他展示多款以養殖廢棄物加工的創意產品,如加入魚骨的麵線、魚粉爆米花等,並即席料理石斑魚與午仔魚,讓學生透過味覺感受本地養殖魚類的美味與優勢。他希望藉由「食魚、樂魚、慢魚」的新文化運動,讓更多人認識枋寮養殖漁業的價值,推動產業轉型。

現場的體驗環節,學生親自參與開蠔,從標籤辨識產地,到味覺分辨不同品種的鮮味特色,甚至感受到蠔殼分離的難度。越南牡蠣體型飽滿、韓國牡蠣因冷凍影響稍顯乾澀,而臺南現摘的蚵仔以其濃郁的海水氣息贏得學生青睞。過程中,不少學生直呼開蠔是個講究技巧的體力活,更深刻體會第一線漁業工作者的辛勞。

助理教授林裕䕒表示,「印象海味微學程」希望透過食材與故事的結合,深化學生對臺灣海鮮產業的認識。從蚵仔麵線、蚵仔煎到龍膽石斑料理,課程以美味為媒介,串聯產業、文化與永續思維,讓學生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了解海鮮背後的故事與價值。

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體會產業前線的艱辛,也啟發了他們對漁業永續的關注。未來,中山大學將繼續透過微學程結合在地資源,推動更多讓學生受益匪淺的產學結合活動。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