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創戲抵家》傳統戲曲從真人圖書館出發

【記者陳錦奇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通識中心「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課程成果發表《創戲抵家》於2023年6月14日於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圖書總館地下一樓舉行,本課程結合文學院藝術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辦理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結合傳統戲曲、創意思考以及家庭關係之議題探討並邀請了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五木攝影工作室以及天天工作室等,進行文化、創意、戲曲以及家庭關係的跨域實作呈現,藉由接觸不同領域的學習,試圖開啟學生創意思考的大門,並從中挑戰展現出多元創作形式成果。

 

成果發展《創戲抵家》總共分為四個主題:〈車站—情感的轉運與乘載〉、〈家路〉、〈尋找獅去的記憶〉以及〈好時成雙〉。
〈車站—情感的轉運與乘載〉注重在肢體表演的部份,結合音樂以及車站對於人生與家的歷程為發想,利用身體詮釋出一段家庭故事背後的悲歡離合。〈家路〉利用文宣創作以及個人對於家的構思文案出發,希望能夠藉由文字結合感官的力量使觀眾喚起對於家庭的記憶。〈尋找獅去的記憶〉以家庭常見育樂活動作為出發點,藉由實際走訪台南運動產業、文宣製作、音樂與動作編排,以傳統戲曲的角度重新認識一個在地運動文化,並找回小時候的家庭回憶。〈好時成雙〉藉由創意陶藝手作以及情境展現,試圖重今至傳統的家庭觀念進行文化創新的詮釋,在情境展演中,融入了傳統戲曲身段元素表現。
馬薇茜老師表示:疫情之後的世界,帶來人際溝通與生命、生活、生涯的嚴重交流互動問題,正考驗著人類的溝通智慧,故本次課程整體規劃以「真人圖書館」「真實接觸、對話」模式出發,從自我所處的環境及最親密的「家人」關係,再從文化的「本質」中探究家庭關係為思考創作,從中省思自我與理解,在課程中帶領學生前往藍晒圖以及成大圖書館等地進行跨域教學,試圖察覺日常物件中與美學元素,重新審視創作本質,進行對「創作」描述、詮釋、再現多重面貌,以理論學習與實務體驗,藉由集體性藝術探索為展現創作之方向,讓自我實現成為生命經驗成為藝文能量。
《創戲抵家》成果展的核心以「家庭」為引導,內容皆是課程學生所願意分享的獨特家庭故事,以傳統藝術與在地化、藝術化的交會,蘊含豐富的文字、肢體、編曲、陶藝手工製作,替本次成果演出增添了不同與往的藝術風貌,進而使每位同學發揮自我的視角和觀點,型塑傳統戲曲演練與表演藝術及創意的獨特性,並對自身的家庭環境進行思考、討論、創造永續發展SDG3 健康生活與福祉之議題。

 

相關文章

1 of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