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潔台南報導】呼應全球淨零趨勢,台灣今年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正式入法,並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場,其中土壤碳匯是陸域系統上最大的自然碳匯潛力場域;南市官田區長黃炳元23日特於區公所舉辦座談會,邀請成大教授蘇彥勳、台大副教授王淑美及台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研發團,與官田區農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臺南青農聯誼會總會長及區內青農、社區發展協會參與及分享農作物結合碳市場經濟,即將迎來全新的農業商業模式。
鹽水區長陳文琪、玉井區長顏振羽、麻豆區長柳世雄、下營區長李宗翰、北門區長張政郎、大內區長李義隆、學甲區長張明寶、白河區公所主秘李至彬及臺南青農聯誼會總會長許玉靜等均出席。
蘇彥勳以「發光植物進行二氧化碳固化技術」主題榮獲國科會2022未來科技獎,他於座談會中與青農、協會成員分享碳固化技術、以及碳匯及碳足跡標示將會是未來也是現在全球的重要議題。蘇彥勳指出,農業部曾盤點過目前國內農業可以提供的碳權交易超過有5百萬公噸,用國際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最保守的行情一噸 50 美元計算,每年約可有2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71.3億元)的規模,未來在碳權交易助攻下,對農民經濟收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此議題也是未來研究主軸。
顏振標表示,土壤有機質分解形成腐植質需要數百年時間,其過程可固定、封存或儲存相當龐大的碳匯量,土壤碳匯角色至關重要,因農作物生產需仰賴土壤,結合農糧產業經營轉型,規劃適切且有效的土壤增匯效益刻不容緩。未來除販售有機農產外,通過監測、報告與驗證機制MRV,農民銷售農產品同時可販售碳權,透過「種碳賣碳」碳交易獲得額外的收益。用市場機制來推動永續農業轉型,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也是全球走向2050淨零的重要手段。
黃炳元說,官田以芒果、菱角農作為大宗,此次特邀社區、青農骨幹參與期爭取合作機會,透過蘇彥勳的計畫讓農民在農作生產之餘也能儲存碳權,未來能售予企業轉換成收入增加收益。
官田區農會總幹事林定億說,官田農會與農友採契作種植蕎麥,今年契作面積達100公頃保價收購,農友不用擔心銷售且成立產銷班申請產銷履歷,若能透過碳匯監測及通過碳驗證標準後,計算出一分地碳權收益後,是可以吸引更多農民加入生產行列。
顏振標博士強調,農作物跟工業生產的流程有很大的不同,因農作物的生產上存有很多變數無法標準化,農業生產過程一些跟碳有關係的問題常受到有作物類型、生產管理、地理區塊、自然環境與氣候變化等影響,蘇彥勳已完成模擬多項因應的策略,也期望以座談會模式深入簡出帶領在地青農、協會成員對於碳匯、碳權、碳交易及碳足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