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臺南牡蠣產官學合作開跑 「蚵學院」助漁民養殖技術再提升

【記者黃潔台南報導】近年境外牡蠣進口數量逐年增加,衝擊臺灣本土牡蠣市場,也多次引發食安疑慮;為提升本土牡蠣市場競爭力,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南市府農業局與南市區漁會、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及嘉義大學合作辦理「臺南牡蠣產官學合作計畫」, 12日及19日下午將在南市區漁會舉辦多場牡蠣養殖現況調查暨技術品質提升教育訓練課程,歡迎漁民踴躍參加。

 

南市農業局10日並預先舉行記者說明會,農業局漁業科長吳榮在、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長張順得、農業部水試所副研究員高翊峰、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農業部水試所副研究員張素容介紹「臺南蚵學院」課程及講師陣容,也推薦目前臺南蚵正肥美,歡迎大家多選購。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自去年起規劃推行臺南蚵牡蠣標章,發展本土牡蠣品牌,鼓勵消費者建立牡蠣食在地、食當季消費觀念;為提升臺南市牡蠣養殖產業品質及養殖技術,並與農業部水試所及南市區漁會合作,建立臺南牡蠣養殖水域監測機制及推行業者申請溯源認證,並採納南市區漁會建議,邀請農業部水試所及嘉義大學開辦台南蚵學院課程,針對牡蠣產業建立產官學交流,提升漁民養殖牡蠣新知。

 

農業局長李建裕說,「臺南蚵學院」課程是透過南市區漁會調查養殖漁民需求性而辦理,分為生產與環境與保存兩大領域,邀水產試驗所及嘉義大學學者,針對疾病、苗種研究、水域環境分析、提升保鮮等技術研究與漁民分享及對談,希望在課程交流下讓生產者獲取新知,也可讓學界及政府機關暸解生產者需求,提升本土牡蠣產業品質及增進產業競爭力。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說明,12日課程邀水試所發表「牡蠣常見的疾病及附生物盛行率的調查」及「牡蠣人工苗量產技術」,說明近來大量牡蠣爆殼死亡因素及近2年來水試所人工苗種研究進度;19日課程以「雲嘉南牡蠣養殖區水質與牡蠣現況調查分析」、「牡蠣多倍體開發現況簡介」及「國產帶殼牡蠣品質提升」為主題,由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向蚵民說明臺灣西部沿岸牡蠣養殖區域的生物與環境生態,牡蠣多倍體養殖技術研究及開發成果,以及如何減少牡蠣加工製成中食材的耗損與浪費,推動資源循環、加值、多元化水產利用。

 

張順得強調,臺南牡蠣養殖於外海及沿岸潟湖,水域水質及環境優良,近年市府針對溯源推動本土在地臺南蚵品牌,透過各項品質提升政策建立消費者客信任的牡蠣食品安全衛生品牌,希望讓牡蠣產業永續經營發展,維護食安也帶動漁民生計。

張順得、林鈺昕介紹臺南牡蠣產官學合作課程,讓牡蠣養殖技術再提升。(黃潔攝)

相關文章

1 of 3,526